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外新闻

潮州佃饶两家的百年文缘

作者:佃锐东 来源:潮州新闻网 浏览次数: 日期:2017/6/1 16:28:22

 引言

  潮州市区原猷巷佃氏(佃氏故居于1999年地方改建开元广场遭拆毁)自乾隆年间从祖居地潮安浮洋树下佃厝村迁居府城,至佃介眉先生这一代已历八世。遵祖训,佃家二、三百年来无人入仕为官,先祖昔年以经营农事及商铺为业,至迁居潮城四世祖大发公、五世祖道财公,佃氏已是家道殷实的名儒家庭。至七世祖月汀公,是潮州文化名人,淡薄功名,终生以诗文书画自娱,富收藏,擅真书、篆刻,佃介眉先生便是在这样的文化家庭中成长起来的。

  饶氏先祖由闽入粤,初居于大埔,后迁居嘉应州(今梅县市)松口铜盘乡,至十二世祖始来潮州鸟石寨,饶锷先生为饶氏第十八世(先生置“莼园”别筑于下东平路,合家迁居于此,“天啸楼”为其藏书楼)。饶宗颐先生为“旭”字辈第十九世,至宗颐先生的曾祖父良洵公前后时代,饶氏已是潮郡显赫大族,祖父兴桐公曾任潮州商会会长 。至饶锷、饶宗颐先生父子,已无意经商,醉心于传统文化艺术事业。

  潮州佃、饶两个文化家庭,百年来以文化结缘,为潮州文化留下一段佳话。

  诗文留范

  2005年,《佃介眉书画集》 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刊行,我在后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饶锷、饶宗颐先生父子是最早介绍佃介眉先生书画艺术的前辈著名学者。饶锷老先生早在八十年前就为介眉先生的篆刻集撰写二十九韵长歌《题佃介眉<宝籀斋印存>》 为序,可惜该集‘尘封近八十载’(学者曾楚楠先生语),至2003年,《宝籀斋印存》 才由杭州西泠印社出版成谱。(饶宗颐先生为《宝籀斋印存》扉页题签,署“选堂敬题”)。本集(《佃介眉书画集》)的首篇序文,是饶宗颐教授二十年前为我协助汕头画院编印《佃介眉书画篆刻选》 时所撰写的,饶先生为当时这本只有四十多页的书画集的出版‘欢忭者累日’。知道最近将在省城为介眉先生举行书画展览及出版书画集的时候,老教授专门为展览展刊及书画集题写书名:《空谷足音》,当我接捧老人家的手泽时,感激不已”。

  饶锷先生《题佃介眉<宝籀斋印存>》全诗如下:

  蝌蚪古籀篆八分,变棣变楷何纷纭。

  秦书八体印其一,摹以缪篆本策勳。

  子良取符合岂偶,检伪记事意两存。

  逸豫不防铸范蜡,迫促方将凿挥斤。

  秦汉以来质用铜,宋明始以琢石闻。

  花乳灯光久难得,田黄最为时所珍。

  近古精此有文何,继起当推邓与陈。

  寿门臆造鲜师古,钝丁泥古苦露筋。

  纷纷俗手祭鱼獭,偏旁布置未停匀。

  率尔奏刀夸绝艺,可笑真如负山蚊。

  我友介眉狷介人,嗜古今之扬子云。

  能悬右臂作汉隶,丹青复出李将军。

  禹鼎汤盘峄山碑,金石款识汲尤勤。

  导山必欲到昆仑,导水必欲渡河汾。

  君游于艺进于道,用意耻与哙等伦。

  信知才大罔弗可,余力使鐵同驱麇。

  昨者过访宝籀斋,出示印谱斑嶙峋。

  方圆大小百十颗,字字刻画俱入神。

  参差肥瘦各有态,运以古法治不棼。

  刀锋苍劲曦破雪,笔势盘郁蛇焚缊。

  籀史许书典型在,得失肯以迹象论。

  是真雕镌造化手,胸罗万象通烟煴。

  嗟余才弱不自量,口钻故纸注典坟,

  钟罍奇字时间习,如鼠搬姜得亦廑。

  得君此卷快我眼,秦灰虽烬石未焚。

  竟日摩挲三叹息,如此操技神乎君。

  以君之艺较先民,惟黄晦木可同群。

  吾闻晦木当年曾卖艺,记其事乃吕晚村。君倘有意出问世,我亦愿为君草卖艺文 。

  饶老先生在这篇作为序言的长诗中,首先概述了作为印章文字的蝌蚪文,古籀文(即大篆小篆统称)、隶书、楷书的历史演变;“蝌蚪古籀篆八分,变隶变楷何纷纭。”又介绍了秦汉以来及宋明清印章材质从铜到玉石的不断变化:“秦汉以来质用铜,宋明始以琢石闻。花乳灯火久难得,田黄最为时所珍”。称颂明代文彭、何震、清代邓石如、陈鸿寿等篆刻名家的成就:“近古精此有文何,继起当推邓与陈。”全诗竟以三分之二的篇幅,讴歌佃介眉先生的书画造诣:“能悬右臂作汉隶,丹青复出李将军”,及出类拔萃的篆刻艺术成就:“禹鼎汤盘峄山碑,金石款识汲又勤。”“方圆十小百十颗,字字刻画俱入神。参差肥瘦各有志,运以古法治不棼。刀锋苍劲曦破雪,笔势盘郁蛇焚缊。籀史许书(许慎《说文解字》,笔者注)典型在,得失肯以迹象论”。诗中还把佃介眉先生比做同样善书画,工铁笔的明代浙江余姚人黄宗炎(晦木)“以君之艺较先民,惟黄晦木可同群”,表示自己愿意象吕晚村一样,为宣扬介眉先生的篆刻艺术摇旗呐喊。

  饶宗颐先生撰《佃介眉先生书画集序》全文:

  吾乡艺苑,向少高明奇崛之士。干嘉之际,郑雨亭以临古蜚声南北,为翁覃溪所器重,所刻《吾心堂帖》,风行一世。厥后嗣响几绝,晚近碑板篆刻之学朋兴,谈艺者竟趋之,盖以京沪风气沾被南服,名家乃辈出,亦时运使之然也。然艺之为务,不贵徇时,而贵独创。怀德葆真之士,独居深念,致力古今,发胸中之所蕴,其精神上诉真宰,所造往往不可冀及,吾于佃介眉先生所见之。先生平居闲旷,寡交游,以书画印章自娱,书学尤功深,自漆书石室,靡不涉其藩篱,错综变化,几忘纸笔,直以心行而已。与先君为至交,余家长物,若米万钟研山,先生亦为品题。余未弱冠,追陪先生于莼园觞咏之中,至今思之,犹昨日事。忽忽五十年,先生既久归道山,而余鬓发皤皤,亦已逾耄矣。历经兵燹,先生遗作,安然无恙。锐东君能承先志,为选辑若干事,付诸剞劂,先生历年心力所聚,精思所寄者,得此可垂诸永久。既得岭海诸先进题赞扬扢,复远道贻书索序,余自愧连年萍寄东西,乡闾耆旧,契阔日久,今获睹先生是集之刊,譬逃空谷而闻跫然足音,为之欢忭者累日。益信艺之专精,必在寂寞之滨,惟寄淡泊者乃能发豪猛,昌黎所谓“于书得无象之然”者,吾于先生,诚无间然矣 。

  佃介眉先生学识广博,著述甚丰,书画篆刻艺术造诣过人,被誉为“现代美术史上罕见的多艺兼擅的艺术家。”然一生淡泊自甘,不慕仕途,不求名利,在生从未办过个人的书画展览,著述也未见刊面世。1987年为纪念佃介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佃锐东策划并协办《佃介眉先生遗作展览》(刘昌潮先生题匾)并协助汕头画院编印《佃介眉书画篆刻选》。基于世交乡谊,作为晚辈,佃锐东托请香港饶宗颐教授为该书画集撰序,不久即得饶教授通过其表弟林适民先生寄来此文,饶先生在这篇精炼的洋溢着真情实感的序文中,高度评价了介眉先生的艺术成就:“然艺之为务,不贵徇时,而贵独创。怀德葆真之士,独居深念,致力古今,发胸中之所蕴,其精神上诉真宰,所造往往不可冀及,吾于佃介眉先生见之。”论述介眉先生的书画艺术造诣,推崇备至:“以书画印章自娱,书学尤功深,自漆书石室,靡不涉其藩篱,错综变化,几忘纸笔,直以心行而已”。

  是什么样的关系,让饶家两辈对佃家如此关爱和青睐呢,这还须从近百年来的文缘谈起。

  百年文缘

  佃介眉先生终生生活的潮州古城,自晋代设郡,宋代以后,一直是广东的第二大城市,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佃氏在潮州并非望族,历代先祖从未入仕,但佃家在潮城则是有名的文化家庭。而且历代亲朋多名士。清道光八年(1828、戊子)年底,高州状元林召棠(1786—1872,道光癸未科状元,是广东清代三状元之一),守制释服,经潮州上京复职时,拜访介眉先生的曾祖父道财公,知佃宅将迁新居,以《诗经》的成句用隶书写了一副楹联道贺:“爰居爰处爰笑爰语,尔炽尔昌尔寿尔臧”。楹联上款:“戊子冬仲客游潮郡,预撰偶句,书贺道财长兄莺迁广厦之庆”,下款:“高凉林召棠拜手”,盖朱文印章“癸未状元”,白文印章“林召棠印” 。这副金漆木雕楹联,历经“文革”浩劫幸存,现为佃氏后人收藏。

  介眉先生的祖母出身于潮安古巷陈氏望族,潮州先贤贡生陈方平是其祖舅父;介眉先生为二房朴葊公的儿子,母亲萧氏妈出身潮州府城名门,舅父萧汉卿先生是潮州近代的名贤。由于佃家长房月汀公乏嗣,介眉先生过继长房,在先生的诗文中,称月汀公为“嗣考”。月汀公也是潮州近代名儒,饱读诗书,精鉴藏,擅真书,治学治家极严,“课读嗣考严,生慈伤情黯”(《述史》诗句) 。介眉先生十五岁以前接受的是月汀公的家教指授,诗、书、画、印的知识及技艺在这段时间已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因此与传统文化结缘终生。

  清末废科举,倡新学,介眉先生十五岁(光绪二十七年,1901)入读于改制后的潮州府城“城南两等小学堂”(原海阳县城南书院),家里把这件事看得十分隆重,每次出门都要让介眉先生把衣帽穿戴的整整齐齐,还差人跟随,怕他路上受人欺侮。先生在《述史》诗中有句:“十五始处傅,衣冠务整俨。出入命人随,又恐路上险 。”1906年,介眉先生20岁,考取广东潮州中学堂(原省金山书院),“学堂科举更,入选二十忝。”(《述史》)时潮州中学堂首任总教习(校长)为清同治四年翰林温仲和,嘉应(梅州)人,著名学者。中学教育开阔了佃介眉先生的知识领域,除了经、史、诗、文,又多了外国语、法制律令等课程。“文化大革命”前,介眉公保存的几本中学时期的英语笔记本,全部是用小楷毛笔书写的,十分整齐漂亮,可惜后来全部毁于浩劫。

  几年的中学课程,让介眉先生丰富了新的常识,但在先生心中,传统文化才是他的根基。故此尽管当时的社会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特别是辛亥革命的成功,对传统的士大夫阶层无疑是一个猛烈的冲击。介眉先生带着传统文化的深厚烙印,在这个时候开始接触社会,在他的生活圈子里,时时可以感受到对于传统文化制度的眷恋,从他同期交往密切的那一群朋友中,我们可以得到清晰的印证。

  朋友圈中,走得最接近的有饶勋(1868-1937),饶瑀初(生卒年未详),饶锷(1891-1932),李醉石(1873-1960),郭餐雪(1874-1937),石铭吾(1878-1961),邱汝滨(1898-1971),郑雪耘(1901-1969)等人。其中饶勋、饶锷两堂兄弟,对佃介眉先生的影响最大。饶家在当时是潮州有名的富商,然而饶家几兄弟对做生意却毫无兴趣,而皆醉心于文艺。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他们周围,有一群依然醉心于传统文化的文人,志趣相投,传统文化让他们结缘并相知相处。饶勋、饶瑀初两兄弟不仅精诗文、也擅书画,佃介眉先生在其《宝籀斋集·画人志略》中曾为27位潮籍画家撰写传略,饶家两兄弟皆列其中:

  饶勋

  饶勋字若呆、号丰呆居士。不事贾人业,放情山水、赋诗作画、以寓天真。画似江石如之淡远,写水仙梅花,不食人间烟火。死犹垂辫。余挽以联云:“人尽短发,君独长辫,此心谁识是真性?弟未终丧(弟为饶锷、笔者注),兄竟永逝(兄为饶瑀初,笔者注),有泪那堪复横流”。亦友中之异者。 

  饶瑀初

  饶瑀初,若呆亲弟,钝庵(饶锷外号,笔者注)之长兄。游情笔墨,得耕云之法,青绿静穆又似,从其三十年工力学来。曾作四大帧未竟而逝。钝庵嘱为弥补,间系以词,不免佛顶有碍。 

  经过民国初十来年的社会动荡之后,这时的潮州,开始又见升平气象。1922年,洪兆麟组织湖山钓游社,重辟潮州西湖山为公园,饶勋对此举极为赞赏,之后经常携酒邀朋,游咏其间,并在西湖山留下多处诗文石刻。在现在西湖山南岩附近,现尚保留当时建造的一处牌坊,西向南岩一面上方,佃介眉先生手书楷体“太和观”,东向一方书“图书馆”,并撰书二楹联于牌坊柱子两面,西面为隶书七言联:“岂有烟赮成痼癖,不妨泉石起膏肓”;东面为行书七言联:“草木当前皆药饵,湖山相映亦文章” 。

  1930年秋,饶勋先生在西湖边营筑生圹成,邀诸友同游西湖,并倡议以“绿荫共清话”为起句,各赋一诗。介眉先生即赋长题《庚午秋日,饶翁邀游游湖山,即景约以“绿荫共清话”为起句,各赋一章,并呈餐老(即郭餐雪,笔者注)》。全诗如次:

  绿荫共清话,语语世所非。

  山灵作笑不,似是不相违。

  我来风舞竹,揖我坐苔矶。

  经云飞岩岫,在在亦忘机。

  主人若呆翁,超然物外思。

  临流营生圹,泉石静相依。

  告成邀故友,万树赋新诗。

  诗成登栖霞,俯仰不知疲。

  残红拾老僧,萧然心与随。

  1932年,佃介眉先生作指画山水,人物,花果,松竹十二帧,精装成册。诗人、书画家郭餐雪、郑雪耘等为之题签、题辞、题诗,饶勋先生也题跋语:

  佃君介眉,名寿年,潮郡人,儒雅士也。不从俗尚,舌耕自高,工书善画,脱去时流蹊径。与余交笃,每游西湖,邀其同行,赋诗联吟,畅甚。前以指墨画册十二帧嘱题,阅其用笔,秀逸刚健中而含婀娜,深得高且园正派,晚近画家未易企及。壬申立夏后,半呆道人跋。(见《佃介眉书画集》第210页)

  在与饶家诸兄弟的交往中,介眉先生与饶锷先生之间可谓情谊至深。1930年,饶锷先生乔迁新居“莼园”,介眉先生应邀偕诸友游赏莼园时,饶锷先生以诗词五章求和诸友,介眉先生作《和钝庵自题蒪(莼)园移家入新宅韵五章》。在这五章古风和诗中,介眉先生盛情称赞饶锷先生的高尚品格及学养,“习性温雅移,博洽群流仰,复工古文辞”;叙述了与饶锷先生交往中读书、品茗、观书画、赏古玩的学人生活,“承欢得余暇,展卷古人追”,“瓷老铜尤故,一器一嗟呀”,“悠悠千古心,为何同所适”;抒发了“花月寄今啸,便是物外身”的脱俗情怀;颂赞他不为物累的超然和孝亲、悦慈的孝心,“承先高重屋,虞谭养亲慈。亲老日園涉,悦目不知疲”;并盛赞其庭园之美轮美奂,筑园之精巧及构园之才思,“玲珑挂月光,处处少春湿。悬崖亭翼然,积翠峰尤岌。成竹非在胸,何能各尽法。四民孰高才,鸿士万流集。”这五首唱和诗共116句,可谓洋洋大观,诗句处处流溢着诗人欣慰、高致的心境 。

  介眉先生还应饶锷先生之请,为莼园新居撰写一副篆书七言联:“谢公池馆陶公宅,亚字栏杆之字桥。”篆书字体如唐时翻刻的峄山碑,笔划圆劲古雅,并用行书署款:“钝庵仁兄命为偶句,书此恳正,介眉”。

  郭餐雪先生当时也撰隶书七言联以贺:“长啸一声横素鹤,重楼百尺卧元龙。”隶书醇雅清古,颇具邓石如笔法,又有《张迁》、《史晨》诸碑神韵 。

  这段时间前后,介眉先生还为饶锷先生篆刻号章“钝庵”。(刊《宝籀斋印存》)

  饶宗颐教授在《佃介眉先生书画集序》有这样一句话:“(介眉先生)与先君为至交,余家长物,若米万钟研山,先生亦为品题 。”1932年,饶锷先生喜得明米万钟十三石斋第五品石,邀请沈简子,杨慧,金天民,佃介眉、王显诏诸友共赏,介眉先生不仅自己好古而赏古,也为好友得古物而欣欣然,观赏奇石之后,介眉先生赋《饶钝庵得米仲昭英石砚山为赋二十韵》以贺:

  有石状如屏,谽□容何物。

  若为栖烟云,几案见苍□。

  玲珑透月光,好似饥龙龁。

  如此径寸珠,仲昭加拭拂。

  弟五品诸铭,嘉名还自屹。

  十三石名斋,非此未清绝。

  我闻别灵英,惟在线兴不。

  菡□或蟠螭,奇形深土掘。

  黝然似英州,铿然铜彷佛。

  英州多嵱嵷,悬岩刀锯脱。

  无文复无声,出自吾之粤。

  此物緃如斯,疑来神仙窟。

  为何数百年,辗转未许没。

  一若米家珍,须传到茂实。

  君今信有缘,得此山奇骨。

  应有千里思,提携人笑□。

  入室有清风,安事言诎诎。

  万类天地中,不朽惟有质。

  况为金石姿,含光永不失。

  他日发余香,我亦再拜乞。

  1932年年中,饶锷先生病逝,时年方四十二岁,介眉先生为挚友英年早逝,伤心不已。到亡友家中吊唁及慰问家属之后,赋《登天啸伤亡友钝庵》:

  楼不风雨摧,物非虫鼠败。

  为何一登临,俯仰辄嘆喟。

  憶君高斯楼,时来共清话。

  朴学见深心,探索惊泙湃。

  快语纵茶香,赋诗不论派。

  如今人琴非,能不伤霜韭。

  举目见南山,知君情常挂。

  山若感君情,亦失当年快。

  稍后,佃介眉先生偕友人到饶锷先生墓前凭吊,又写下诗篇《哀钝庵墓》:

  好似当年下怪胎,应将累累匣刀裁。

  刳肠莫诧千丝网,含木还思一日摧。

  尝写长眠矜异想,喜来夙念等徘诙。

  久藏地下无天日,难得今朝六合开。

  这两首悼念诗,真切地反映了佃介眉先生对亡友深挚的情感,为失去一位在学问、艺术上时时可以倾心切磋的至交好友的痛切思念和追忆。

  几十年来,饶宗颐教授并没有忘记昔年两位长辈深交的情谊及给他带来的影响,他在序文中深情地写下:“余未弱冠,追陪先生于莼园觞咏之中,至今思之,犹昨日事 。”饶宗颐先生的先尊逝世之时,他才十六岁,以其聪慧睿智,承继了先君遗志。二年后,编印刊行了饶锷先生的《天啸楼集》,是书共分五卷:其中一、二卷为序、跋、信函、书札;第三卷为散文、传论;第四卷为铭辞、短论;第五卷为诗作。(《题佃介眉<宝籀斋印存>》刊第五卷,笔者注)。郑国藩。杨光祖先生分别作了“序言”,宗颐先生写了“跋语” 。

  继而奋力续编饶锷先生的传世之作《潮州艺文志》。1935年,饶宗颐先生将《潮州艺文志》编订毕,先后刊于《岭南学报》第四卷及翌年第五、六卷:署“潮安饶锷钝庵辑,长男宗颐补订。”此书乃潮州有史以来在艺文方面的首部系统著作实录,自唐赵德《昌黎文录》,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可考之潮籍名家著述,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收集书目千余种(佃介眉先生之《宝籀斋印存》为宗颐先生补订,附金石类),并附作者简介,黄仲琴先生作“序”,饶宗颐先生也写了“序言” 。从饶宗颐先生把其先尊《题佃介眉<宝籀斋印存>》续编于《天啸楼集》,到将佃介眉先生的《宝籀斋印存》补订于《潮州艺文志》,我们看到宗颐先生对父执辈的敬重和弘扬传统文化艺术的爱心和执着。

  饶宗颐先生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一直在海内外求学、研学、教学,用他自己说的是“连年萍寄东西,乡闾耆旧、契阔日久。”(见《佃介眉先生书画集序》)。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乡人还很少知道饶教授在外辉煌的业绩和令名。我自儿时,便从祖父介眉公口中知道“饶宗颐”这个名字。孩童时我随侍祖父左右,晚上同祖父一起睡觉,我是长孙,祖父万分宠爱。我们祖孙有个“合约”,晚上睡前我给祖父搔痒(祖父身上有湿疹),祖父给我讲故事。诸如圣贤名流,忠臣勇将,乡梓俊彥,文坛趣事,让我知道了很多。饶宗颐先生十六岁便继承父志,续修家乡文献的事,儿时我已知晓。看到七、八十岁的祖父,每天书写不断,诗稿、文稿重重叠叠,那时我也在想:将来我如有能为,也要帮助祖父编书。宗颐先生从小励志治学的丰碑,在我儿时的心中耸起。

  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近百年来遭到严重的摧残和践踏,到“文革”时的“破四旧”,破坏已达登峰造极。我家祖遗的文物、古董、书画、古籍及祖父的诗文稿等整车被拉去销毁。至阳光初露之时,一切皆为烣烬。只有对传统文化好爱,看重和敬畏,才会对她爱护和珍重。1987年纪念佃介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编辑《佃介眉先生书画集》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饶宗颐教授为是集撰序。得宗颐先生的垂爱,不久即收到饶教授的手书序文,并在序文中对我鼓励:“锐东君能承先志,为选辑若干事,付诸剞劂,先生历年心力所聚,精思所寄者,得此可垂诸永久 。”饶教授的鼓舞和鞭策,让我近三十年来在佃介眉先生艺术个案的研究方面一直走到现在,饶宗颐教授至今也一直在支持和鼓励着我们:

  1992年,为《佃介眉师友书画联展》题匾;

  1994,为佃锐东主编的《重建佃氏宗祠纪念集》题签;

  2003年,为《宝籀斋印存》扉页题签,该书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刊行;

  2005年6月,为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的“佃介眉书画艺术展”题辞《空谷足音》,题辞编印于朱万章、佃锐东主编的《佃介眉书画集》及展刊;

  2007年4月,为《佃介眉先生纪念文集》题签,该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2007年6月“佃介眉书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空谷足音》作为展览标题及展刊书名;

  2009年12月9日,“佃介眉书画艺术展览”在潮州饶宗颐学术馆隆重开幕,2010年1月9日,在韩山师范学院展出;

  2011年9月,为“佃介眉师生书画展”题辞《守望与传承》并编印于同名画册,该展览9月29日在潮州博物馆隆重开幕;

  2012年,为将在广东美术馆举行的《佃介眉先生书画艺术展》题签。

  近百年来,佃、饶两家三代以文化为纽带,相亲相敬,共同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及爱护、珍重、发展潮州文化而努力,饶宗颐先生倡导的《潮州学》已成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潮州佃、饶两家百年的文化交往,也为繁荣潮州文化作出贡献。值此佃介眉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之际,仅以此文志念。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