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武平县中堡武东二镇饶氏祠堂
武平县,位于龙岩市西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属于传统客属地区。全县饶氏人数5300人,为福建省饶氏人数聚居最多县(市),主要聚居于武东、中堡以及象洞、永平四镇8个村庄,均为汀州济宇公长子一郎公后裔。客家人历来具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爱祖敬宗优良传统,因此,各饶氏村居大都建有饶氏祠堂。
11月下旬,余因工作之需赴武平县武东及中堡二镇野外调查考察半月,工作之余,择机随缘对二镇6处饶氏祠堂进行简短拍摄,现上传分享。
陈埔村武德公祠
座落于武东镇陈埔村石榴组角落。最早兴建于明朝中期,原是武平县饶氏历史悠久的古老宗祠之一。宋末元初,饶武德携家小来到陈坑古仙人桥头开基,当地饶氏尊为开基始祖,故称为武德公祠。祠堂前立有6根石桅杆,祠堂历经数百年风雨不倒,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以破除封建迷信为名被拆毁。现祠堂1999年11月重修落成、混砼结构,斜屋面,占地300平方米,大门两侧楹联“灵钟梁野,派衍平阳”。
侧视陈埔武德公祠
祠堂内景(2012年拍)
祠堂大门(2012年拍)
黄埔村饶氏祠堂
座落于武东镇黄埔村车头坪自然村。饶武德六世孙饶经智,从陈坑仙人桥边迁黄埔牛头坪开基,后其侄儿饶永福亦迁此开基,叔侄合建宗祠。祠堂坐东北朝西南,总面阔9.5米,总进深14.3米,占地面积136平方米,由前厅、天井、正厅、左右厢房组成。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门前地坪约150平方米,前侧有一口园形池塘。正门上书“临川绍美,邵武传经”。本祠堂为清朝建筑,2012年4月列入武平县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对象。
鸟瞰黄埔饶氏祠堂
黄埔饶氏祠堂
县第七批文物保护对象碑
炉坑村兴祖公宗祠
座落于武东镇炉坑村饶屋自然村。兴祖公为炉坑村饶氏始祖,建有宗祠一座。2014年12月重修,混砼结构,占地150平方米,宗祠下厅左右两侧墙壁上分别刻有“忠、廉”、“节、孝”四个大字及饶氏家训。后山翠竹成荫,祠前有祠池,建有福兔孝廉文化公园,视野宽广,风景宜人。原楹联:“临川继美,邵武传经”,现为“玉兔喧天通鄱水,金鸡鸣阙展平阳”。
炉坑兴祖公宗祠
宗祠大门
下厅一侧
中堡镇远富罗花坵济宇公祠
座落于中堡镇远富村罗花坵街上。罗花坵饶氏裔孙,2000年12月在原饶氏房祠基础上重修,为纪念汀州开基始祖饶济宇,祠名题为“饶氏济宇公祠”。占地300多平方米,混砼结构,琉璃瓦屋面;尧帝和饶氏济宇一脉祖宗画像挂于厅堂内壁;楹联:“元亮家声远,平阳世泽长”。
罗花坵济宇公祠
罗花坵济宇公祠内
饶颖奇题词
连陂文琛(文珍)公祠
座落于中堡镇远富村连陂。饶武德在陈坑开基后,其长子文琛(文珍)公后迁中堡连陂开基。后裔原建有文琛公祠,年久失修已倒塌。在连坡文琛公裔孙繁衍200多人,他们多方筹资重建祖祠,于2011年10月落成。占地170平方米,混砼结构,琉璃瓦斜屋面。
连陂文琛公祠
祠堂内
悦洋德瑛德璋公祠
座落于中堡镇悦洋村下村饶屋。饶宗福于1490年悦洋开基,生有两子饶德瑛及饶德璋,其兄弟俩各建宗祠一座,泥木结构,左右相连。建祠近500多年来维修多次。二房裔孙筹资拆旧建新,分别于2002年11月和2008年12月落成,两祠各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均为混砼结构,琉璃瓦斜屋面。
鸟瞰悦洋德瑛德璋公祠(正面)
德璋公祠
(图文提供:饶如龙)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