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寻根问祖与历史文化

江西饶国平给台湾饶明锋宗亲的一封信

作者:江西饶国平 来源:原创 浏览次数: 日期:2014/2/13 17:02:33

 明锋宗亲:

您好!

上次来大陆交流,您在福建武平饒姓宗親會所看《中華饒氏季刊》(2013年第三期最後第55頁)第一段内容“元亮公下第六世(勳公、烈公、熊公、獨獨少了羆公),第十一世道拱公道忻公、道忻公遷水口生子饒平”。发现这个介绍與《臺灣1972年重修饒氏家譜》不同,故將台灣饒氏家譜系列圖表製作成電子檔e-mail請中華饒氏求证。研究会把您的来信上传网站,希望有了解的宗亲能帮您解惑。《中華饒氏季刊》所刊文为四川仪陇饶波的《请求共同探讨从元亮公到永聪公的准 确 世 系 流 源》一文,可能编辑排版存在乱码,下面我引用此文,并利用手中所存江西福建广东饶氏族谱以及综合您发来的台湾罴公世系,对饶氏罴公道忻仲四公世系作个简单的说明。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先分析各地世系材料

 

    1、仪陇县清朝道光26年饶荣贤编修饶子高后代的家谱世系:

(中唐)1饶元亮---2汉宁---3植翁---4怀英---(五代)5饶信---(饶勳、烈、熊)、6罴--(饶肱---淮---斐。斐生3子--君俭迁濯江,君泽迁神冈,君俊迁东源。君俭生2子--道拱、道忻。道忻迁水口,生子饶平。平仅7岁自水口迁居长源)(见《中華饒氏季刊》(2013年第三期)

 

说明:此文正确排版应该为“6(饶勳、烈、熊、罴)”。 道忻迁水口,生子饶平的解释内容我将会在本文后面世系“子平”中介绍。四川饶氏族谱经历过中原-江西-福建或广东多次迁移以及66年大陆文革,资料奇缺,所存世系比较混乱。饶波一文揉进了信公四大支的信息。

 

    2、兴国兴国县兴莲乡饶氏系罴公名下裴公支派世系:

一世元亮;二世汉宁;三世植公;四世怀英;五世信公;六世罴公;七世肱公;八世准公;九世裴公;十世均俭;十一世道忻;十二世十五;十三世七居士;十四世二居士;十五世三七;十六世四九;十七世七三;十八世十五;十九世二五;廿世仲四;廿一仁一;廿二志二;廿三英六;廿四相九;廿五钦七;廿六镇三;廿七罕四;廿八爵二;廿九肇三;卅柱九;卅一仰松;卅二汝典;卅三巨模、巨策;卅四祥志乃我莲圹﹝现名兴莲〉开基祖。巨策生三子祥坤、宇、宙迁惠州河源黄田清渓,以下信息无记载。寻找同世系宗亲及巨策名下信息。

 

说明:2014年1月,兴国县兴莲乡罴公后裔裴公支派饶道发宗亲受堂公饶绍生委托,寻找同宗。上月,道发宗亲到处找我,联系上后,我帮他清理到了20世仲四公。兴国这支前17世系和临川龙溪谱完全一样。道发后依此线索与广东宗亲又对至27世。

 

    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龙溪上湖联修饶氏族谱》现所存谱上世系:

 

君俭公-小一、13-13:15-7、9、13、17、18-7:2-31、35、37-35:51、52、53,37:48、49、50-51:百一、百二、百三、百六,53:百四、百八-百一:21、22-21:小一、茂二、茂三

 

说明:为省篇幅“-”为一代,此谱为饶早祥2013年9月采集到原谱,我参照原谱历代谱序内容资料,解读如下:罴公子肱公迁宜黄东源-肱曾孙均(君)俭(迁濯江)-次子13公道忻(小一公道拱之弟)由濯江迁新丰乡水口(现临川区荣山镇)-15-15公生(7,9,13,17,18)-7公生2公(宗甫太恒公)-2公生(31,35,37)-35生(51,52,53):51公为进士饶时亨(湖上分支祖生百一、百二、百三、百六,地点为现临川区湖上尧家),52公为进士饶梦龙转迁宜黄,53公为大塘分支祖(生百四、百八)。37公任湖广通判,后升开封知府-37公生(48,49,50)-49公任广西御史-73公先任福建建阳县令后升广东崖州知州(由水口迁长源,原名富屯畲,分长源上下饶家现临川区陈司村,司尧村),后文有谱文附。具体各始迁移祖及地理位置如下图:

 

 

    4、浙江饶氏研究会所编通谱世系

伯瑜-伯瑜生(孟丰、23、17、18、19)-孟丰生宗甫-宗甫生(32、35、37)-37生(48、49、50)-49生(65、68-70、子平)-子平-子平生(景龙、景贵)-景贵生(子盛、子瞻)-子瞻生仲四-春九、春十-志远-英七-孟才-钦四-则七 

 

说明:此通谱由浙江饶玉华收集各地饶氏老谱整理重新编辑而成, 采集地点不明。临川谱上的73公结合此世系,应该是“子平”,这个子平,到底是名“子平”,还是四川谱上所说的“儿子饶平”呢?我还曾有过困惑,当看到您所给的台湾世系上“49生65、68、70、73”可以确认,73公名“子平”,从临川谱内容来看,73公当官返乡后从水口迁长源。和兴国的可以对应,只到20世,仲四公,完全一样。

 

 

    5、台湾苗栗县公馆乡台湾谱

(前略)元亮22世志三公-英二、英三、英四、英七公-英三:相六-几二、蒙七、求四-蒙七(11世道道忻-25蒙七公在临川水口):端二、端三(迁广东程香)、端七公、端希二公-端三:良二、良七、良九-良九:贤一、二、三、四、五、六、八、九公-贤四:錀一、三、六、十七、十五、二十公-錀十七公:浃十一、跻先、丹一、老寰-跻先(迁蕉岭金沙乡):永庚、啟、昌、盛-永盛:日宝、日辉-日宝:弘枢、振、涛、有公-弘枢:瑞球(迁广东电白)、瑞禄(迁台湾)、瑞琳(迁印尼)-瑞禄:孔仁、孔义. 瑞禄公于清嘉庆初年约1796年,带领妻蔡氏祖婆太及两子孔仁公妻彭氏、孔义公妻官氏夫妇共六人,由广东省镇平县招福乡挺进澎湖后挺进台湾苗栗县公馆乡,来台开基已11代。

 

说明:资料摘自1972年元亮公40世饶桂香重修饶氏家谱, 饒明鋒注招福乡王泥沙可能抄写有误,有到蕉岭县招福村,没有招福乡王泥沙,依台湾族谱记,跻先公迁蕉岭金沙乡到3世弘枢公都还是在蕉岭金沙乡。

广东程香应该为“程乡”,关于此地我后面会再讲。

 

通过上面五篇世系,兴国谱,浙江通谱,临川龙溪上湖熊罴联修谱,以及由您提供的台湾谱,显然是五种在不同地方在不同时代各自的修谱版本,有的是写名字,有的是写世系名(数字名),前20世却能完全对上:四支同为元亮20世仲四公后人:兴国谱为仁一公分支,台湾谱为仁三公。浙江谱与台湾谱在23世“志三”(志远)公分支:台湾谱为英三公,浙江谱为英七公后支。

 

罴公世系有段以阿拉伯数字为名,这是在元代修谱,汉人地位非常低,为了避免给族人带来麻烦,以排行命名的常见处理办法。同时,这也说明即使在异族统治时期,饶氏族人仍没有中断修谱传继世代的有力证据。五谱能完全对应,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罴公谱世系是目前饶氏族谱中保存较为齐全的一支。

 

我们用罴公-君俊-道湛-念三公后裔《广昌冠裳饶氏族谱》文也可以校正下:罴,唐正议大夫,其子曰肱,为崇仁令,宜黄过上风里,遂卜居东源。肱生淮,淮光禄寺大夫,生裴。裴仕南唐为御史中丞。生子三:君俭、君泽、君俊。君俭徙濯江,后分迁南丰邱山、南城东坪、崇仁后坑大洞、临川、水口。

 

由之而知,君俭公后裔在江西大致迁移范围在临川、宜黄、南城三县交界的地方。让我们再回过来好好验究当地现存谱文。

《临川龙溪湖上熊罴联修谱》:罴公之子肱迁宜黄东源,肱公之子曾孙君俭公迁濯江,君俭公次子道忻公迁临川新丰水口,历几世矣,三五公之子五一公迁湖上五三公迁大塘,三七公之孙七三公长源。 落款为“成化十四年戊戌春正月日,湖上草庭天爵谨识”。

 

《长源分迁派》,同谱云:谨按七三公以父显荣而益精于文学法制,故由制科与选 官至文林郎除授福建建阳县令,后以政绩显著升授广东崖州知州,公当未仕之先已创有长源田地山塘,建立仓所名其地为饶家庄畲为富屯畲及后自崖州年已七十矣,致仕归田性乐山水常令仆从携酒游赏百花园散步牛戏岗,往来富屯畲,见其土沃平坦野旷源深,环山带水,有钟灵毓秀之基,于是望景观风相其阴阳观其流泉遂于宋景字三年壬*卜宅得吉卜,公合家谋龟从巫从家人从经之营之自水口而徙居焉,因其水源远流,长世守兹土,故改富屯畲为长源云。故老相传囊时百花园即今之大园陈氏新基是也,牛戏岗即今牛屎岗是也,富屯畲即今之长源是也。

同谱,清乾隆四十六年修八修谱序云:“有迁居广东嘉(可)应州者长乐诸邑者,福建各县者旧谱并匕考,奈族繁人众跋涉维艰亦不能会而同之矣”。

 

拿现在《兴宁县志》(1993年版)校正,广东兴宁志有记:谱载饶氏“出六国时齐大夫,食邑于饶,其后以邑为氏”。兴宁饶氏均奉唐初饶元亮为始祖。元亮世居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白干村,后裔播迁于南城蓝田、宜黄东源、临川长源等地,为江西大族,以“临川”为堂号。兴宁饶氏均由长源迁入。明嘉靖初年(1530年前后)饶表四因来兴宁经商,定居于城内修和街(后称府馆前,即今中山东路),后裔建基西郊朝天围,后分迁东厢小洋下、径心望天塘、城北洋垫段及竹丝湖等地。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前后,饶文四因避倭寇侵扰携子南下,在东门外东安栅落居,后裔分迁城内长春井、石马磜下、西厢洋岗围、城南义尚围、永和中心岭、北厢洋矮岭及竹丝湖等地。此外,坜陂饶氏之始祖登六为表四的从兄弟;枫溪唇饶氏的开基祖琛一是文四的曾祖叔辈,其入籍时间比各派要早数十年至近百年。饶氏主要居住于兴城镇西郊和城北洋垫段,两处均约1000人,其余分布于坜陂、宁新、新陂、永和、石马等地,总计约3200人。

《兴宁东安饶氏族谱》有记:在明朝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从抚州临川县长源乡迁来兴宁定居,裔孙已散居梅县、五华、平远各地。目前,兴宁市饶氏人囗约五千余人。

广东梅县松口镇车田村饶氏根源记载:元亮公传至第27世始祖嵩堂公(公元1506-1521)从江西长源乡光德里迁至广东梅州松口镇五显宫背建饶氏宗祠,堂号:“平阳堂”。堂联:“平阳世泽;元亮家声”。二世祖考豪逸公三世祖考拱九公四世祖考东林公五世祖考赞宇公六世祖考至章公、七世祖考忠孝公1687年来车田村建饶氏祖祠。八世祖考侃介公九世祖考具哲公1755年建上饶屋和下饶屋。十世祖考颖宽公十一世祖考吉州公(字嵩徳)任山西大同府正堂,1802年告老还乡;十二世祖:新爹、增叁、西六公、西七公、西九公(号亮轩)、十三世祖:应泰公(广东巡政司)十四世祖:梓俊、梓焕、梓田十五世祖:敏材、谷材、献材、捷材、 十五世祖:敏材、谷材、献材、捷材、芙裳公1916年得黎元洪大总统赐封屋名匾上饶屋(文虎第),下饶屋(嘉禾第)。

 

再朔源,用广昌县坳背源现存谱《濯江分迁派》校正,此谱与广昌千善冠裳谱一样只记了均俭公长子道拱,可能是篇幅原因都没记道忻一支:

按旧谱,濯江派出东源御史中丞裴公长子均俭公派下,均俭首自东源迁于是,生子道拱,道拱生承翼,持蒲、谨、咨皆承翼子也。实嗣居焉,其后四公又濯江迁南丰邱山同德迁南城东坪。丙迁崇仁后坑,闰迁大洞,又有迁临川之水口上泽诸处者,今不能备者而悉载,姑录其大略俟,后之来者知所自云,濯江在今抚州府官黄县十二都,与东原相去约十二里许。

 

由《临川龙溪湖上饶氏熊罴联修谱》所记,饶梦龙为罴公后人,世系为:均(君)俭-13公道忻(道拱弟)由濯江迁水口-越四世宗甫太恒公生子(31,35,37)。35生(51,52,53),51公为饶时亨,52公为饶梦龙均为淳熙年间进士。我们同样可以用地方志去校正。在《江西通志》卷第十七,宋代进士榜,“饶梦龙,淳熙戊戌姚颖榜进士,宜黄人”。康熙版《抚州府志》选举考二榜,”饒时亨,淳熙甲辰科卫泾榜进士,梦龙兄”。《輿地紀勝》, 第 9 卷有记:「山嶺峭壁之中.有土人以竹引泉,首錘煮劫。」依蠶叢而啟宇,包魚腹以為墟。饒夢龍《晨奎閱賦》。大甯僻在來南,軒冕者寡,而封略之內皆樂善之編氓。其他介绍,可见我去年底送饶鸿奇宗亲的《饶氏百科全书 上册》一书。

 

另外,明鋒宗亲,因您谱中提到 “端三公迁程(香)乡”。程乡现修谱以熊公迁福建济宇公为主流。因涉及迁移争议本不应该多说,但广东梅州铜盘松口铺(程乡)是饶氏重要迁移中转地,而在江西已经发现多支谱上有记,罴公后裔也有迁之。我家谱上也有记“潮州程乡松口街:彦立彦文兄弟居之”,江西南城县株良镇宏富村,同为罴公后人的“宏富分迁派”源流也有记:“按旧谱,宏富派出神岗均俊公派下之七世孙念二承务,自神岗迁饶州祖地白干,五校勘承务公之子也,以拜祖垅复回神岗,经过今所居宏富,悦其山分环抱,遂徙居焉,宗族日盛,其后有曰彦住又自宏富迁西川马蹬彦林迁广东程乡松口街孟景迁开封府陈州柳林,迁徙不一难以备载,宏富今在南城县二十二都。(明代谱)”。 

 

上周我得到《台湾来松饶氏家谱》,发现从罴公世系接到熊公济宇公世系下的痕迹。谱上有明代刘基伯温的罴公谱序,还有罴公在长源的完整世系,可到了广东就接到了济宇公下面了。本谱明代嘉靖十三年,福建布政司刘子兴为饶氏写的谱序指出“四郎”音“迁于公”,他和济宇公下的“千一公”发音相同。同谱饶显翔在嘉庆五年(1800)年时作的《坑饶氏谱考》(松口泗坑即今石盘村)中也提出疑问,解释了接济宇公的世系的原因“始祖四郞公由江西吉之永丰迁于闽汀之八角楼,由八角楼至潮州之神泉创业,故潮人称为神泉饶氏,后以神泉为邑,曰大浦此四郞公开基所由来也”。

 

广东宗亲饶东升也表示:丰顺马图、梅县铜盘(琵琶)、大埔、揭阳普宁、连平等地就是因族源问题很纠结。丰顺马图老祖居住地梅县新田村有一穴比济宇公生年还早修大始祖墓,丰顺马图与梅县新田是四世分支的。丰顺马图与梅县新田是同宗共祖无疑,700年左右时间从未间断联络以及共同生活生产往来,联宗祭祖等。但与松口1995年之前从来没有往来。更找不到有记载是兄弟关系的。

 

马图修谱在先,松口铜盘念二郎元贞公世系修谱在后,两地部分宗亲以马图传说是大埔元贞公后人,在河源连平找到“大埔元贞”后,就认为马图是二郎元贞无错。于是把马图族谱照搬过去合谱,松口铜盘修祖墓,墓碑也新刻上丰顺马图了。

 

有世传大埔茶阳四郎公族谱的饶国鹏(网名饶氏人)说:"松口铜琶饶氏改认其始祖二郎公元贞的原始依据是:二郎公,济宇公次子(公是一郎、二郎、三郎、四郎的父亲,也有称汀州公曾任汀州推官)据旅印尼饶氏互助会公元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三十日周年纪念特刊饶氏源流记载:汀州公(即济宇公),次子二郎公,讳奇,号元贞,由宁都迁上杭,复迁程乡(今梅县)金盘里(今松口铜琶)为始袓。 由此可见松口铜琶饶氏,正规族谱已失。所谓记载其始袓二郎公元贞的资料,是根据上面所说而来,也并非正规族谱记载,时间也只有五十年左右。比起“金盘宫”铜钟铸字记载,比起潮安饶氏族谱1920年的记载,都要慢几十年,比起大埔饶氏族谱的元贞公慢六百多年。 "注:铜琶是松口镇中的一个村。松口铜琶村旧称“金盘”,旧时村中有一座“金盘宫”,民国初期改建“铜琶学校”。当时“金盘宫”内使用的大钟至今仍在本村“元魁塔”下的“财神宫”内使用。

 

   从饶东升所拍的马图始祖墓碑文内容来看(见下图),“朴素公”葬于“宋庆元二丙辰年”,宋庆元年间为1195—1200年,这时宋代还没亡呀,而我们知道,济宇公是宋未才迁移到福建的,这和济宇公的资料是相矛盾的“四郎,号明,携次子素朴公,讳仕泰,由汀州八角楼迁潮州府之神泉(今茶阳)开基,衍派大埔各地。”而广东梅县饶氏源流中据《崇正同人系谱》载:“宋末,其族人有世居江西永丰之名二郎者,父为福建汀州推官,丁世变因家于汀州八角楼迁上杭。二郎元贞,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由上杭迁至梅县松口铜琵村开基。”时间更是对不上。

 

 

大陆因经历过66年“破四旧”废谱,许多地方饶氏宗亲是冒死保存谱牒,有人因之而入监,一些古谱才得以流传至今,而更多地方是资料尽毁,或残缺不全,也希望明鋒宗亲能在宝岛找到更多资料,以解困惑。若有机会,也欢迎到江西祖地一游。

 

 

謹此祝

合家欢乐!马年鸿图!

 

 

元亮公四十二世孫南昌饒国平

2014年2月13日星期四

 

 附:台湾饶明锋宗亲的一封来信

 

中華饒氏文化研究中心惠鑒:

此次有幸參加2013年海峽兩岸定光佛文化旅遊節,臺灣饒氏宗親參訪團,2013年11月20日晚參加武平饒姓宗親會,這是我生平僅有這次見過最多同樣姓饒的宗親,會議中大陸饒姓宗親熱烈康慨激昂迎接臺灣宗親的神情令我難忘。

在武平饒姓宗親會中我得到一本非常珍貴的中華饒氏季刊,我仔細研讀之後發現2013年第三期最後第55頁第一段:元亮公下第六世(勳公、烈公、熊公、獨獨少了羆公)第十一世道拱公道忻公、道忻公遷水口生子饒平與臺灣1972年重修饒氏家譜不同,故將台灣饒氏家譜系列圖表製作成電子檔e-mail給貴刊請中華饒氏指教。更希望中華饒氏提供線索資料,讓台灣饒姓宗親能找到同宗同源的宗親早日完成尋根問祖的美夢。

    中華饒氏季刊內容非常好,也是最好的聯絡平台,臺灣饒氏宗親訂閱季刊要如何付款、怎樣才收得到。以下我對中華饒氏季刊有幾點建議一. 中華饒氏季刊的內容非常好無庸置疑,但字體太小。二.使用簡體字台灣香港美僑閱讀不易。三.除相片使用精美印刷外,文字應使用普通印刷,不然閱讀時會反光。今後仍祈時賜教言。

謹此順祝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元亮公下第四十一世孫饒明鋒謹啟

                                  2013年12月29日星期日

附世系图: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