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名人名企 > 饶氏名人

饶芳权(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日期:2014/4/26 12:31:42

 饶芳权(19349-),发电设备制造专家,广东大埔人,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85年被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他长期从事水轮发电机的设计和工厂的技术管理工作,先后参加和负责过云峰、刘家峡、龚嘴、龙羊峡等大型电站水轮发电机的设计工作,并担任过我国最大的援外水电机组—阿尔巴尼亚伐乌—伐耶五套50MW水电机组和菲尔泽四套125MW水电机组的发电机主任设计,解决了水轮发电机很多关键技术问题。其中云峰发电机获国家银牌奖,龙羊峡机组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是第一主研。担任东方电机厂总工程师期间,组织研制的采用氟里昂蒸发冷却10MW水轮发电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领导研制的300MW水氢氢内冷汽轮发电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积极组织对三峡、五强溪、二滩等大型机组的科研开发工作,为三峡工程决策做出了贡献。他学识渊博,知识面广,在电机行业享有较高声誉。

饶芳权院士

附一篇:《为了心中的三峡梦》

哈工大报讯(刘培香/文)他是地道的客家人,却选择到北国冰城的哈工大读书6年,然后留在哈尔滨工作8年;为了祖国需要,他又远赴四川,一干就是33年;晚年,他被调入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

他长期从事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工作,始终从事着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业,直到两鬓苍苍。他就是1958年毕业于我校电机系的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饶芳权。

从南国到北疆,他选择国家最需要的专业

饶芳权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1952年,汕头华侨中学毕业的饶芳权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高中毕业时,我们国家开始经济大建设,急需大量工科类人才。当时全国都认为苏联教育体系是最好的,而哈工大是全面学习苏联的两所高校之一,我们同班同学的一个朋友之前就考进了哈工大,所以我也选择了哈工大。爱好文学的他选择哈工大电机系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抗日战争刚胜利时国内曾做过一阵三峡梦,电机专业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而哈工大的电机系则被认为是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的翻版,所以他就报考了哈工大电机系。

到了哈尔滨,饶芳权才知道东北天寒地冻,才感到南北方气候的巨大差别。当时他住在沙曼屯的宿舍,是一个大屋子,双层铺,好几十人住在一起。在这里,他们开始了一年的预科学习。

对饶芳权这样典型的南方人来说,到哈尔滨的面临着吃饭的考验。他笑着说:当时经常要吃高粱米、窝窝头,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考验。但是时间久了,也就慢慢习惯了。读了一学期之后,有些南方同学得了关节炎,有些人寒假回家之后就不来了,但饶芳权还是挺过来了,因为他心中怀有一个三峡梦国家刚刚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需要人才,我们就想着一定要好好学习,要为国家做贡献。这样一种单纯却坚定的理想,成为他一生为电力事业默默奉献的力量源泉。

当时学校上午6节课,下午全部自习,晚上还要上自习,有教师答疑。我记得周长源老师教电工学,马祖光老师教物理,俞大光老师教电工基础”……”饶芳权说,哈工大有很好的传统,很多老师都出自名校,功底扎实,但备课依然非常严谨。在学习方面,饶芳权并不满足于只阅读老师的讲义,而是多看俄文教科书,这样就会比别人学得更宽一些,对以后的工作、对长期的发展都有好处。

从冰城到川蜀,他为了中国电力事业倾尽一生

1958年电机专业毕业后,饶芳权响应祖国的号召,到刚刚筹建的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报到,后转到哈尔滨电机厂设计科工作。

1958年到1966年,他在哈尔滨电机厂工作了8年,参与设计了新安江水电站7.25万千瓦电机、云峰电站的10万千瓦电机、刘家峡电站的22.5万千瓦电机……当年为了适应三峡工程需要而在四川德阳筹建的东方电机厂在1966年复工,急需技术人员。为了支援国家的三线建设,饶芳权决定南下西行到四川工作,这一去就是33年。初到德阳,饶芳权在设计科工作,一直从事水轮发电机设计工作。从1978年开始他主要从事工厂技术管理工作,历任东方电机厂电机设计科科长、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常务副厂长及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

30多年间,饶芳权参与或负责设计了国内许多大水电站如云峰、刘家峡、丹江口、龙羊峡等的水轮发电机。其中云峰发电机获国家银牌奖,龙羊峡机组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担任东方电机厂总工程师期间,饶芳权组织研制的东方型300兆瓦汽轮发电机和新型冷却水轮发电机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为我国发电设备打入国际市场作出了贡献。他还曾担任过我国首次成套出口欧洲的阿尔巴尼亚伐乌-伐耶550兆瓦水电机组和菲尔泽4125兆瓦水电机组的发电机主任设计,解决了水轮发电机很多关键技术问题,帮助阿尔巴尼亚把全国装机容量翻了两番。

他还积极组织对三峡、二滩等大型机组的科研开发工作,曾多次参加三峡工程论证工作并参加三峡一期工程的水电机组国际招标的评标和审图工作,为三峡工程决策做出了贡献。

从青丝到白发,他把殷切期望送给后来人

前进道路不可能是笔直的,我们只有认准目标,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不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堕其志,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境界。饶芳权在纪念东方电机厂建厂30周年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在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岁月中,饶芳权见证了中国发电设备的发展历史,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及国务院特殊津贴,并于1995年入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然而,他把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团队作战的结果。单枪匹马成不了大事业。饶芳权说,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靠的是友爱互助,注重集体精神。

1999年,饶芳权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工作,主要科研方向为大型及特种电机的理论、设计、运行及其控制,近年来主要和中科院电工所合作,推进蒸发冷却技术在大型发电机上的应用。

发扬客家先人精神,生命不息,耕耘不止。这是饶芳权的治学励志格言。正是这种精神,让接近耄耋之年的他,仍然奔走在为电力事业、教育事业发展献计献策的道路上。饶芳权说,回顾我走过的路,我只是和其他同代人一样,心甘情愿地做了一颗平凡的螺丝钉。幸运的是,我做了大半辈子三峡梦,在要退休之时,能看到这个梦成为现实。

身在高校,饶芳权关心的不仅是科学研究,更关注青年学子的成长。他说,世界上没有捷径可走。希望青年学生继续走我们的路,勇敢地走到祖国的天南地北,做出你们的业绩。

谈到人才的培养,饶芳权说:当年哈工大对学生培养的方法很值得后人借鉴。他说,那时学校的苏联专家提出,培养学生要注重三条,即要有想象力、要独立思考、要有文化修养。希望今天的学校,也能按照这三条来培养学生;希望今天的学子,也能按照这三条要求自己;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哈工大的传统,多强调献身精神,少一些功利主义。饶芳权院士语重心长地说。


在大埔茶阳诒谷堂前合影

回母校大埔中学指导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