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饶氏概况 > 族人纪事

【人物专访】“宅女”佛山非遗项目传承人饶宝莲

作者:撰文/摄影: 吴昔芳 来源:广佛都市网 浏览次数: 日期:2014/8/10 10:44:14

 

【人物专访】“宅女”佛山非遗项目传承人饶宝莲

  尽管早在报纸上见过饶宝莲相片,可是见到真人时候,仍然是心里暗暗赞叹——紫色印染满月季的旗袍上衣,一袭逶迤拖地黑色烟纱裙,显得体态修长,举手投足如风拂柳般婀娜多姿;风髻雾鬓斜插一支珠钗还真有点“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的味道。

 

  身为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饶宝莲总是一身唐装示人。其实和很多女孩子一样,她对首饰有种天生的无法抗拒感。饶宝莲有一个首饰架,上面挂满了自己亲手制作的首饰,用来配衬古风悠悠的穿衣风格。虽然爱打扮,不过饶宝莲以宅女自居,她说来佛山二十年,没有逛过几次街。家里的大部分衣服,都是助手或者亲戚路过唐装店看到有合适她的顺便带回来的。出门逛街和宅在家里,饶宝莲会选择后者。

 

  在佛山工艺美术界,饶宝莲只是一名剪纸新秀,但她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正是这种静得下心沉得住气的精神,才能忍受“千锤百剪”背后的寂寞,剪出了一片新天地。如此一个“宅女”的佛山非遗项目传承人,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饶宝莲工作照。

 

艺术的启蒙  

  

  那一个特殊年代老一辈人被打压、然后上山下乡的事,饶宝莲轻描淡写的述说出来,仿佛长辈们多舛的命运,仅仅是一本故事书的情节。其实,这些久远的故事,早就内化成她生命中一种安静而强大的力量。

 

  由于爷爷参加了国民党,在上山下乡运动中,一家人被发配到林场工作。或许有着城里人的傲气,而且是妇女主任,饶妈妈一直以“自立自强自尊自爱”教导着儿女们,“女孩子不要学坏,不要随便收受别人的钱财,一定要靠自己,宁愿要饭都不要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而心地善良的饶爸爸也常常教导儿女们,有人把牛粪放到你的头上,你把它洗干净就好了,不要与别人争。在严格的家教下,即使住在森林边上,每到寒暑假,饶宝莲也甚少像林场的其他本地孩子那样,出门到森林里去玩耍。

 

  在妈妈的影响下,饶家三兄妹都很争气。哥哥的画画和唱歌都是自学成才。饶宝莲还记得一个场景——每逢春节,街坊邻居们就会上门排着队让哥哥帮忙画门神、飞仙之类的画儿。哥哥会买很多艺术方面的书籍,饶宝莲觉得书本里的小人儿的线条特别漂亮,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画画。假期不出门,她就在家里忘情地画画。有一次,一边画画一边把手边的一碗墨水,当成妈妈送来的汤,喝了两口才发现,而牙齿因此黑了很长一段时间,为此她也只能抿着嘴巴笑。

 

《春风》 规格:20cm×40cm 种类:金铜凿写色剪纸 非卖品

 

最初的梦想 

  

  饶宝莲还记得,最初的梦想是做油画家。

 

  当时的梅州,人们的思想还很封建,会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没有人花几万块钱供女儿读书。但是饶妈妈有远见,觉得男孩女孩都一样,只要肯读书都会供下去。于是,勤劳的饶妈妈下班后还开垦了一大片山地,种满南瓜、地瓜等各种植物,收成后卖给工地工人赚点外快,再借了一点亲戚的钱,供饶宝莲和姐姐读书。

 

  毕业后,饶宝莲跟随姐姐来到佛山。姐姐带她去红星影剧院看了第一场电影。电影叫《画魂》,饶宝莲全程哭着看完。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给饶宝莲最深刻的影响,就是女主角——中国油画名家潘玉良的内涵骨气和人格魅力。十年以后,饶宝莲看了巩俐版本的《画魂》,仍然是泪流不止。

 

2014年春节前,中新网登刊饶宝莲代表广东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展示周”的现场表演。

 

创作的灵感  

  

  从小生活在林场,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给予饶宝莲艺术天赋,她经常拿树枝在地上画绿柳红花、蓝天白云、小河流水,还有许多传说中的仙女等。

 

  “春天的时候,在树底下面看着那些蜻蜓,蝴蝶啊,野花啊,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非常赏心悦目。特别是黄昏走在放学的路上,路边的花草树木蜻蜓蝴蝶,真的太美了!有时候下完雨,我们就拿着树枝在湿湿的土地里画画。”回想起以前的田园生活,饶宝莲的双眼放光。她的成名作《读经》,一举获得国际银奖,描绘的就是她小时候理想中的场景:一个自己的侧脸剪影,头上全是树枝,树枝下面还有一些小菊花。

 

  1999年,南海市征集“跨越新世纪”美术书法摄影新作大汇展作品,她接到了邀请参赛的通知。当时,有朋友提议她创作一幅剪纸,也许更有代表性和挑战性。于是饶宝莲第一次拿起剪刀,一边查看有关的书籍,一边请教行家,终于创作出她平生的第一幅剪纸作品——《水中倒影》,结果荣获美术类一等奖。这次“冲动”的成功,带给饶宝莲太多的激励和梦想,为此,她深深爱上了剪纸。

 

《舞 》 规格:20cm×20cm 金铜凿写色剪纸

 

与非遗结缘  

  

  饶宝莲与师傅陈永才(国家非物质文化项目佛山剪纸传承人)的结缘,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2008年,饶宝莲在民间艺术社做设计师。其时陈永才已经退休。对于这位老艺术家,饶宝莲接触不多,仅仅知道他挺有名的,不时会有记者上门来采访他。在艺术社里,饶宝莲有时候在创作上会得到陈永才老师的指点。然而醉心创作的饶宝莲,没有时间搞人际关系,也就压根儿没有想过拜师学艺了。

 

  直到后来有一次,佛山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黄强华建议她去拜师。饶宝莲第一时间想到了陈永才,于是结结巴巴地对陈永才说,“我想拜你做师傅”。没想到早就对饶宝莲欣赏有嘉的陈永才欣然答应了。直到拜师当天,看到师傅身上斜跨着一条“国家非遗传承人”的绶带,才知道自己的师傅竟然是当时广东省唯一一个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

 

  就是这样,饶宝莲从来没有太多地设计自己的人生,却处处碰到“贵人”。二十年来饶宝莲的QQ签名都没有变,都是写着“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她一直践行着这句话。

 

成为佛山剪纸传承人的纪念日,与师傅合影留念。

 

感恩的心    

  

  “艺术家需要有正能量,不仅要艺术好,人品也要好,德艺双馨。”饶宝莲如是说。

 

  从小在饶宝莲的家庭教育里,“感恩”是重要的一课。父母经常教导饶宝莲,做人不能过桥拆板,“人家搭了这个桥你一辈子都要记得,一直到现在我都是这样子的。”

 

  饶宝莲认了一个干妈。初到佛山人生地不熟,是她帮饶宝莲递了一份简历到一间幼儿园。时至今日每逢中秋过年,饶宝莲都一定会去她家里拜访,给老人家送点东西。“我儿子不明白为什么妈妈每年都要去干奶奶那里。我告诉他,做人不能忘本,一定要懂得报恩。虽然说一路上帮助你的人很多,但是那些帮你走过人生转折点的人,是不能忘记的。”

 

  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饶宝莲感恩的是政府对剪纸艺术的支持,其次是感恩师父把技术传承给了自己,再次是媒体的大力宣传。其实翻开各大报纸,时不时会看到饶宝莲的专访和活动报道,俨然一个媒体红人。事实上,饶宝莲对媒体的采访,几乎是有求必应的。很多人劝她说现在能赚钱了,没有必要参加太多媒体或商家活动。但是饶宝莲认为,没有媒体的宣传支持就没有今天的自己,所以她从来都是抱着感恩的心去积极配合。

 

2013年10月1日在南风古灶林家厅教授学生们佛山剪纸。

 

淡薄名与利  

  

  最近,饶宝莲要参加评选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直到省文化厅来电话催促,饶宝莲才想起交表这件事情。电话那头责备说“这么重要的事情都能够忘记,你是不是不要名利了?”事实上,饶宝莲对名利真的看得非常的淡。

 

  今年上半年,饶宝莲的作品除了被别人收藏外,所剩无几。有些作品有2幅,她会给自己留起一副作为见证。有很多人愿意花大价钱买她的绝版作品,不过饶宝莲都一口回绝了。“如果政府重视的话,我会愿意捐给政府的。我不懂得做生意,我只懂得要把艺术遗产留下来,留下来给我的后人看,看我和师傅是怎么把这项技术传承下来的。”

 

  饶宝莲一直在努力,没有想过任何的报酬。“如果一个艺术家,每次创作一个艺术品就想我能够得到多少报酬,那么你是做不到今天的。”饶宝莲靠培训帮补生计,使用真金来做铜凿剪纸,都是自己贴钱去做。

 

2014年2月18日 金铜凿剪纸作品《舞之春》

 

复兴失落工艺  

  

  2009年10月,饶宝莲作为佛山剪纸工艺的传人到上海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的年会,在会上认识了很多全国闻名的工艺大师。当时那些阅历丰富的工艺大师对饶宝莲带去的“四大美女”剪纸未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反而有北京的老专家向她询问起佛山一种名为铜凿剪纸的艺术。他们对这种佛山独有的艺术念念不忘,评价甚高。可是在此之前,饶宝莲却从未听闻过这两种工艺。

 

  金铜凿剪纸是佛山独有的剪纸艺术品种,始于元末明初,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金铜凿剪纸使用的材料不是纸,而是佛山特制的铜箔,就是用青铜锻打成的比纸还薄的铜片。铜凿剪纸作品色彩鲜艳,烛光闪闪,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佛山铜箔厂在上世纪70年代已解散,这种薄如蝉翼的青铜铜箔几乎绝迹,铜凿剪纸作品鲜有新作问世,其传统技法也就失传了。

 

  从上海回来之后饶宝莲就跟自己的师傅陈永才一起发掘这两项传统工艺。可当时陈永才虽然收藏有两幅传统的金铜凿作品,也知道该如何制作,但没有现成的制作工具和原料。饶宝莲便依据师傅画的图样定制了一套制作工具,还要寻找可替代的铜箔纸。在那段时间里,她除了要给学生上课、参加表演活动外,还要四处寻找合适的铜箔纸并进行试验,辛苦不言而喻。

 

《龙举云兴》剪纸 规格:25cm×18cm 种类:铜凿写色(金色) 非卖品

 

创新传统工艺  

  

  在2010年的文博会上,饶宝莲带着自己找来的铜箔纸向国内外参观者表演了金铜凿的制作。尽管工具齐全了,制作流程也完全按照传统的制作工艺,但饶宝莲的金铜凿作品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用当时参观的老艺人的说法,就是“欠缺一种金碧辉煌的效果”。而饶宝莲也注意到,尽管旧时的金铜凿作品在刚完工时候确可呈现出一种“金碧辉煌”的效果,但时间一长了,铜箔纸被氧化,整幅作品就会出现黑斑。

 

  为了原汁原味地恢复金铜凿作品的光彩,同时让金铜凿能够更好地保留下去,经过多方探索之后,在师傅的指导下,饶宝莲创新地使用了镀真金的铜箔纸来制作金铜凿,既能保证“金碧辉煌”,也可以长期保存,同时创新性地使用了不会褪色的唐卡颜料来上色,还运用阴阳凿的手法来突出作品线条的立体感。饶宝莲和师傅陈永才这种手法制作出来的第一幅作品——《佛山新八景》在当年获得佛山市市长奖银奖,并被市政府收藏。在当时,这幅世界上最长的金铜凿剪纸作品也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效应,甚至被誉为“失落的工艺再度复兴”。那种金光灿烂、玲珑剔透的气质,使人忍不住多次细品,仍意犹未尽。

 

  现在饶宝莲潜心研究的创新,是使用更小一号的珠刀,来创作微型金铜凿,在一块豆腐见方的金铜箔纸上,呈现八匹骏马的风采。“创新的难点在于要成功制作更尖利的珠刀及找到更坚硬的铜箔纸。”饶宝莲对于自己的创新充满期待。

 

饶宝莲和师傅陈永才这种手法制作出来的第一幅作品——《佛山新八景》在当年获得佛山市市长奖银奖,并被市政府收藏。

 

弘扬佛山文化  

  

  饶宝莲多年来也一直开设青少年纸艺课程,向广大青少年群体传授佛山传统的纸艺文化。作为新时代的继承人,饶宝莲认为自己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而且一定要让佛山的纸艺文化推向舞台,推向世界,和大明星一样无论到哪都能大放光彩。

 

  饶宝莲预感到,未来五、六年,参与到佛山剪纸的人会越来越多。“无论是哪里的人过来学习我都很愿意,这说明有更多的人热衷于剪纸艺术,剪纸艺术就得以传承下来了。”但是她有一个要求,就是这个工艺永远不能离开佛山,这项工艺的发源是佛山。“我自己虽然是梅州人,但是佛山这片土壤让我成长了足足20年。我无论去到哪里,我都说这工艺是广东佛山的,都会让那里的学生明白自己学的是佛山的剪纸。”有感于最近佛山失落了咏春非遗,饶宝莲坚定地说。

 

  或许新的一代会在传统工艺上演变出全新的思维,但这种纸艺文化骨子里都是佛山文化的根,饶宝莲认为,这一点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广佛地铁整套明信片的设计。

今年年初,一位佛山老奶奶到饶宝莲开设在南风古灶的工作室里,亲手送上了自己收藏的佛山铜衬剪纸,希望饶宝莲能把佛山剪纸传承发扬光大下去。

  2012年饶宝莲代表中国文化团体参加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揭牌仪式,受到中国副总理刘延东,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茨的高度赞赏并收藏了她的作品。俄罗斯人称她为中国剪纸文化的使者。

2013年12月泰王收藏的《寿》剪纸作品。

    

2013年泰国文化部邀请东盟十国和中日韩等国为国王贺寿,她作为中国唯一剪纸艺术家代表参加此次活动,作品被国王收藏。

 

  饶宝莲小档案

  饶宝莲,1974年1月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剪纸大师陈永才。佛山市工艺美术大师、第四届“佛山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佛山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剪纸分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荆蕾剪纸艺术工作室创始人、宝莲剪纸工作室艺术总监。其剪纸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及国际展览并获奖。

饶宝莲的荆蕾剪纸艺术工作室,四面墙壁上挂满的剪纸作品震撼人心。

  (撰文/摄影:广佛都市网 吴昔芳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