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饶氏概况 > 饶氏文化

大埔梅硿古道名人书法园之饶氏进士诗文出处简介

作者:饶宝忠 来源:中华饶氏网 浏览次数: 日期:2014/12/27 20:04:20

 广东大埔梅硿古道,由三河城东行过渡,经东文部至深渡过渡,沿梅潭河北岸溯流而上,至坪水对门乘风亭,再往前登岗为锦山,沿锦山下岗经密坑口,又沿河岸经河腰入梅潭,登岗入硿头,至湖寮河头村,乘舟过河头渡,经湖寮之圳下、古城、寨里,乘舟过杨梅田渡至陈衙陂,即与当地的淸远大道(连通茶阳至枫朗)相接,再前行到莒村分二路,一路经岩上、溪上、石函;一路登山岗通县城茶阳。

  古人云:情发于性则成言,言于声则成诗。大埔本是人文科甲极盛之地,自古为潮州府属县之最,诗人墨客自不在少数。甲午年,为弘扬客家精神,彰显大埔文化,县府倡仪修复从三河坝到湖寮的梅硿古道。并在磊英塔旁修筑一面大埔名人诗文书法碑墙,为梅硿古道增添了一处极有意义的人文景点。其中有三幅是茶阳饶氏进士的诗文书法碑,第一幅为饶相所撰,第二幅为饶与龄所撰,后面还有一幅则为饶鸣镐所撰。

梅硿古道碑墙远景

梅硿古道碑墙近景

  现试就饶氏两进士一翰林的简历和诗文出处作一简单介绍。

  一、饶相(1512—1591),字志尹,号三溪,茶阳城里人。饶相自幼聪颖,六岁入社学即不事游嬉,恪守师训。八岁己颇通四书大义。明嘉靖五年设县治于茶阳时饶相十五岁,成为首批县学宫生员,二十二岁首拔选贡生,嘉靖十三年(1534)二十三岁应乡试中举人,次年为乙未科三甲进士,授中书舍人,曾出使湖广、云贵为钦差,后任南昌知府、江西按察副使。饶相对建县后的民生极为关心。早在嘉靖二十(1541),时任户部云南清吏司员外郎时就曾向朝廷上《奏拨大埔县都图疏》,反映大埔丁粮稀少,赋役繁重等实际问题,要求给大埔添拨粮里,以苏民困。饶相的请求获得批准,为家乡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辞官居家后,上书请求蠲免全县无名租赋,并曾向督抚建议筑三河城寨。

  明万历四年,大埔新任知县李湘峰(广西临桂人,万历初年以举人任知县,在任五年有政通人和之誉)因公事经过永济渡时,发现两边民众无舟可渡,十分艰难。时乡民纷纷请求知县增编官渡,李知县考虑到县小丁少,又刚刚接任,难以增编官渡,便自已捐出俸银,在河边置田若干亩,请乡绅雇人耕种,以田租谷金买舟驾渡以方便乡人。全乡父老感德怀恩,众议为李知县立石纪事,饶相感其事,为之撰碑记并诗。

附:梅硿古道书法园之饶相《永济渡》诗

河之水,其流洋洋,维昔临流,无舟无梁,深厉浅揭,我心聿伤;

河之水,其流泄泄,维今临流,乘舟利涉,载吟载歌,我心则悦;

河之水,其逝悠悠,临流鼓檝,雨夜弗忧,维百千年,感德无休。

 

  二、饶与龄(1543—1596),字道延,号宾印。生于嘉靖二十二年十一月。十六岁为邑庠生,明癸酉科笫六十八名举人,明万历十七年己丑科三甲进士。后归家侍养双亲六年,明乙未年起复谒选,授中书舍人,试政都察院,时为太宰孙立亭所器重。其天性孝友,操行廉清,方正守已,平易近人。居家常周济穷人,赈灾恤贫,对告贷而无力偿还者,便烧掉其借券,不再追索。

附:梅硿古道书法园之饶与龄《放舟乌茶》诗

长向江湄学漫游,诗囊茶灶载偏舟;

碧空呼鹤频招手,浅瀬观鱼輙点头;

棹过芦花惊水鸟,角吹洲畔逐溪牛;

风清兼吐山巅月,醉听渔歌自在流。

 

  三、饶鸣镐(1697—1751),字苞九,号凤轩。1732年壬子科以中式笫九十名举人,次年连捷中癸丑科三甲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特旨简放广西南宁知府。南宁属古邕州地,学风萎靡,文风不盛。饶鸣镐初上任时,未见当地有一个举人。饶鸣镐于是立课程,勤指授,又特制襕衣二十件,以褒奖优秀生员。此后,当地士风大振,考取举人、进士者越来越多,人以振兴之力归鸣镐。

  饶鸣镐诗之《南华寺》,茶阳八景之一。在县城西门外二里许,漳溪河之西岸,两岸峯峦苍秀,山半凹曲成窠,崇祯末年邑人倡建僧寺于此,曰南华寺。康煕十四年饶宠伟募修,自河干以上石径盘旋,高约三百余级,寺后亭台木石,极尽曲折之致。距寺左约五丈许,有石洞,洞为三巨石嵌成,洞内有泉,石顶平坦可登高,外有小路屈曲而下,实为天然胜境。

附:梅硿古道书法园之饶鸣镐《南华寺》诗

茶阳首景南华寺,城外溪西绿坞中;

漱石流泉溅碧玉,栏柯幽网覆苍松;

禅房草木迎春秀,槛外云山接翠空;

清妙磬音浮岭鹤,悠然潭影落疏钟。

 

 

 

广东茶阳/饶宝忠 二0一四年冬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